健康養身★有人叫它〝綠色精靈〞,它對身體的好處說不完,清熱解毒、通便、改善血糖問題等等,這麼好的青菜,怎麼可以不認識它!!

老中醫發現在炎熱的夏天裡,經常會看到一些人群喜歡清炒一些這種菜來吃。這種菜不僅是夏天的時令菜,而且味道很清新。那麼想吃新鮮口感好的青菜,在挑選上是很重要的。如何挑到又嫩又新鮮的菜呢,下面就教大家幾招。

有人叫它〝綠色精靈〞,它對身體的好處說不完,清熱解毒 通便 改善血糖問題等等,這麼好的青菜,怎麼可以不認識它

圖片來源

它,夏天你常吃,養生效果奇佳!!

“先了解空心菜的食療功效”

1、清熱解毒

粗纖維含量是很豐富的,是由纖維素、木質素和果膠等組成。果膠可以使體內有毒物質加速排泄,木質素可以提高巨噬細胞吞食細菌的活力,殺菌消炎作用很好,還能用於治療瘡瘍、癰癤等。

2、通便防癌

空心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,可以增進腸道蠕動,加速排便,對於防治便秘及減少腸道癌變有積極的作用。

3、增強體質、潔齒防齲

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,空心菜中維生素含量高於大白菜,這些物質都可以增強體質,防病抗病。另外,蕹菜中的葉綠素,還可以潔齒防齲,潤澤皮膚。

4、降低血糖

空心菜裡有一種分類是紫色蕹菜,紫色蕹菜中含有胰島素成分所以可以降低血糖,能夠作為糖尿病患者的食療蔬菜,是糖尿病患者的好選擇。

夏天如何挑選 新鮮空心菜

常見的空心菜有兩種,一種梗非常粗長,葉片集中在下部,叫做藤蕹。南方人很喜歡買這種空心菜,可以把葉子和梗分開來炒,做成兩盤菜。另外還有一種空心菜的梗會比較細短一些,直接擇好入鍋炒就行。

有人叫它〝綠色精靈〞,它對身體的好處說不完,清熱解毒 通便 改善血糖問題等等,這麼好的青菜,怎麼可以不認識它

挑選空心菜時,葉子越寬大的越新鮮脆嫩。同時,要挑選無黃斑、莖部不太長的。而烹調加熱時間不恰當,會使空心菜顏色變差,營養受損。最好把莖和嫩葉分開吃。

嫩葉適合急火快炒和涼拌,和腐竹、豆腐、魚、肉末、芝麻醬等一起吃能使營養搭配更為合理。莖則可以切成丁,與黃豆、豆渣等一起炒,口感獨特,營養豐富。

有人叫它〝綠色精靈〞,它對身體的好處說不完,清熱解毒 通便 改善血糖問題等等,這麼好的青菜,怎麼可以不認識它

此外,空心菜性寒滑利,體質虛弱、脾胃虛寒、大便溏洩者不宜多食,血壓偏低、胃寒者慎吃。吃涼拌或清炒空心菜時,最好放點蒜,因蒜能佐治寒涼。

有人叫它〝綠色精靈〞,它對身體的好處說不完,清熱解毒 通便 改善血糖問題等等,這麼好的青菜,怎麼可以不認識它

空心菜的吃法有多種,可葷可素,或做湯或炒菜。最簡單的做法是將它在沸水中焯一下,加油、鹽涼拌,清香滑脆,十分爽口。做湯時加點蒜和小魚乾,味道會非常鮮美,特別適合夏天食用。炒菜時,清炒或與牛肉同炒都可以,但一定要記住旺火快炒,避免營養流失。

有人叫它〝綠色精靈〞,它對身體的好處說不完,清熱解毒 通便 改善血糖問題等等,這麼好的青菜,怎麼可以不認識它

空心菜有重金屬?!

空心菜是水生植物的一種,水生植物本身有淨化水質(吸收營養源及重金屬)的作用,有人研究過,空心菜是吸收重金屬效果不錯之一的植物,其他如水燭、蘆葦效果也很好,所以在目前的人工濕地,這三種植物最普遍,在人工濕地的空心菜,最好不要吃。大家常說空心菜不能吃是因為這個因素,不是空心菜本身不好,而是水源或土壤的因素。所以選擇值得信任的菜商或菜農購買真的很重要,可以的話當然自己種最好!!via

via

相關推薦

(健康醫療網/郭庚儒報導)「劇場鬼才」李國修因大腸癌逝世,消息傳出後,各大醫療院所又湧人不少做大腸鏡檢查的民眾!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,國內約有1/4大腸癌病人在首次診斷即已是第4期,腫瘤最常見轉移至肝臟,病程進展快速;不過,根據ASCO所公布最新研究顯示,大腸癌末期病人進行KRAS基因檢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郭庚儒報導)你有血便的情形嗎?可千萬要小心!臨床上,有一名患有痔瘡的王姓婦人,年輕時嗜吃油炸食物,常常會便秘、血便,但卻誤以為是痔瘡造成而置之不理;不料,半年前開始出現身體疲累、肚子悶痛與腸胃不適,到醫院檢查,竟為乙狀結腸癌末期且出現肝轉移!這名婦人常會便秘,且有痔瘡的困擾,平常會有血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李義輝報導)宵夜、零食、下午茶,許多民眾用吃來宣洩壓力;調查發現,國內近三成的上班族習慣一日多餐,多吃少動,近五成上班族BMI值超標,身形有如胖胖的圓柱體,不論肉食或素食,都因攝取過多油脂,而體脂飆升。25歲空調師傅孔先生,年紀輕輕,但體重卻相當驚人,170公分的他,重達130公斤。每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郭庚儒報導)疾病管制局今天公布新增5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,分別為居住在台南市東區、雲林縣台西鄉、台中市太平區、新竹縣新豐鄉及高雄市鳳山區,目前仍有4名住院治療中、1名出院。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呼籲,民眾應儘速攜家中嬰幼兒完成疫苗接種,並做好個人防蚊措施。依據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,新增5例日本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